环保要闻

首页 > 环保要闻

这场总裁对话给安徽环保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发布时间:2024-01-22 08:57来源:点击率:


  1月16日下午,由我会主办的安徽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年会在肥召开。其中的安徽环保上市公司总裁圆桌对话环节,旨在汇聚业界精英智慧与力量,搭建一个分享合作展望平台,共同为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献智献力,勠力为建设美丽安徽贡献智慧担当。

  圆桌对话后业界反响强烈,一致反映形式创新内容出彩,大咖们字字珠玑精彩绽放,对创业者指导性、借鉴性、实用性极强。应广大企业要求,本号特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主持人:

  蓝鼎环保董事长 孙翔

  对话嘉宾: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光明

  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义斌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臧辉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周强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新虎


话题一:创业感受分享

  郑光明:2006年创立同兴环保,当时仅有五六人的小团队凑了180万元起步,一步步发展至今感慨万千。最大感触是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资源。现在我们坚持每年校招,培养自己的“学生兵”。对待高端人才,我们可以付出市场价三到五倍待遇去招揽,并且尽力解决他们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招到人,留住人。

  周强:环保产业是双轮驱动型产业,其中之一就是政策驱动,因此企业决策层要认真学习领悟国家产业最新政策,以利企业布局决策。

  张义斌:我们的发展得益于借势借资借智。借势就是国家大形势助推了我们整个环保产业发展,最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出台都是重大利好。借资就是我们在上市之前做了两轮融资,这两轮融资正好用在企业爬坡期,我们建成的新总部基地以良好的形象吸引了很多客户,客户和供应商们评价很高。因此融资对企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第三个借智也就是人才,就是企业在引进人才过程中不惜重金。我们通过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获批组建了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推动了企业持续创新。

  臧辉:我司有1300多员工,自创立至今历来重视研发技术创新,现企业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40%,每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20%。通过高投入研发创新换来市场认可,我们2003年上市的质谱系列占据中国市场40%,国内亚迪、国轩等都是我们客户,产品质量跟进口基本没多少差别。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才能保持市场份额稳固。

  张新虎:超越科技是2021年上市的,一路走来创业是非常艰难的,最大感受是坚持而且要有智慧。我的心得是第一要了解国家在环保产业方面的政策大势,以利我们创业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环保板块;第二在创新驱动方面,我认为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公司与中科院、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先后创建了“国家绿色工厂”、”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只有持续不断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和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并保持行业领先。在人才培养方面,我认为企业快速稳步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就是人才。挖掘人才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司内部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和各高校合作方式。那么,引进人才后如何把它留住?我认为不是一味的给钱加薪,公司的文化、人文、管理机制等也是留住人才重要因素。

  周强:通源环境作为国内垃圾填埋场异位治理领域业绩排头兵,得益于不断研判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导向,洞悉行业发展态势。其实填埋场后续还有很多市场机遇如渗滤液处理、沼气发电等都值得精耕深耕,因此企业差异化经营是生存重要法宝。


话题二:产业上下游如何联动发展?

  郑光明:环保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品牌分散,竞争不充分,不像白色家电行业品牌云集竞争烈度高。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产业生态,整合上下游是个难题。尽管当下条件可能并不成熟,但也存在着一定机会。

  当前环保产业进入存量市场,每年体量增幅甚至低于5%,很难出现以前那样爆发式高增长,想要谋求发展就要练好内功,务必在保证品质前提下注重降本增效。环保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必然要协同供应商提高品质、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缜密分析、优化供应商配套建设系统。我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会对环保产业的集聚、提高企业竞争力有裨益。如果我们仅仅做出一个产业组织架构图,从图上看是能看见清晰的细分领域,但那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内容也就没意义。价值的实现在于产业链依照业务逻辑的切实整合。那么如何整合呢?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了一个答案:我们可利用它来完成效率的判断、数据的分析等工作。它还可以解决因人力监管出现的种种缺陷,如物料分配不平衡等。所以说行业发展有规律,环保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亦有规律——归根结底是要不断实现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张义斌:大家都知道福建晋江鞋帽之都成功秘诀值得借鉴,就是头部企业要做大,龙头带动,链上企业抱团,政府要搭建平台。所以协会会员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要抱团取暖,寻找机会,组团共同拓展市场。

  臧辉:产业协同首先每个人要做好自己,要把自己那块做强做出技术优势来,让别人能选择你,这样的话协同才有意义。皖仪依托2019年始积累的色谱、光谱、质谱技术沉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目前全省环境问题已普遍得到改善,各监测领域覆盖较为全面。作为存量市场的环保领域中所涉及如:地方民间投诉、异味产生、水质超标现象等难题依然存在。故皖仪运用成熟的环境监测技术,联合诊断推出相应解决方案,为做到“一市一测”、“一园一测”的发展目标努力前行。

  张新虎:其实环保产业链比较长且涉及板块也较多,结合企业运营情况谈下个人想法:第一上下游企业应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否则就会形成木桶效应;第二产业链要形成协同,只有加强合作,建立信任和互利共赢合作模式,环保产业才能做大走远。


话题三:上市公司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实践经验

  郑光明:我认为相对而言,上市公司还是具有一定优势。我国上市公司有5300多家,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GDP。国家的诸多政策更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

  近期,我们选定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是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这个方向我们已经有了从设计到施工全流程的服务能力,它的核心技术二氧化碳吸收剂也已研发成功,并通过相关组织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采取的化学吸收法是当前主流工艺,几乎适合所有烟气条件,目前市场上90%采取的是化学吸收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期待短时间内能源结构巨大转变是不现实的。例如氢能成本太高,大范围应用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因此化石能源必然将持续占据能源结构的大部分比例。考虑到这些因素,同兴在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这一市场做了一些布局和安排。

  另外一个方向是钠离子电池。我们已成立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购买西南大学2项发明专利,中试实验正在进行。研发成果的应用将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比如海外市场的拓展。环保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跨界也就是多元化道路的发展。

  张义斌:在供水业务领域如何为节能低碳赋能?所以我们联合合肥供水集团开发了节能错峰供水技术系统,被科技部立项,并牵头编制了团体标准,创造了六个“第一”。在城市供水中确实有很多痛点,比如城市供水水压不稳,水质不安全,漏损率比较高,因此我们就通过一些算法来解决目前城市供水的痛点,助力供水行业达到节能降耗减碳目的。

  周强:企业上市以后要学会或者善于利用资本市场的工具服务企业发展。近期,我司和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布局关于二氧化碳后续资源化利用项目,整个研发费用预算5年5000万,也期待大家多关注此领域,共同拓展潜在市场。

  臧辉:皖仪初心就是替代进口。目前国内高端检测仪器百分之七八十还在依赖进口,皖仪目标就是要解决国内仪器生产中卡脖子核心部件难题,包括双碳领域温室气体监测仪器研发等等。

  张新虎:上市公司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要紧抓科技创新这个战略支点,以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同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话题四:行业未来展望与建议

  郑光明: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要能源结构调整,国内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占50%,化石能源减少下大气治理业务的市场必然大幅减少。因此存量市场会逐渐变小,那么反过来碳减排领域是个增量市场。一部分化石能源被替代它就会产生一些水、气新污染物,出现新的环境治理需求,因此我们要迎接市场新机会。同时还要去深入研究市场、洞察市场,发现客户没有被满足的潜在需求,这对我们中小企业而言是有机会的。

  张义斌:我送同行们四个字:三看一找,就是看行业、看对手、看自己,找机会点。看未来首先要坚定信心,从整个行业看,我觉得未来基本面还是向好的。其次要坚守初心,做环保是事业更是一种情怀,坚持住要干到底,认准了绝不动摇,当然干事业前提更需要一个坚强的团队。

  周强:大家一定要相信,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环保产业前景是无穷的。今年同行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难啊,特别是经营难回款难。

  虽然各种经营风险一大堆,但很多伟大的企业都是坚持中历练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敬畏这个行业,一定不能短视,我们要把环保事业作为造福子孙后的历史使命来完成。

  臧辉:美丽中国建设的政策引导下市场依然很大,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细分市场里的强项并咬定青山不放松。

  张新虎:小企业在创业初始一定要业务聚焦,只有大企业才能业务多元化。因为小企业的资源、人力、精力都有限,所以你得集中优势资源才可攻克。其次作为环保人不仅仅是以赚钱为目的,一定要有你的底线,要有情怀、有责任、有格局,如习主席讲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经营中不是有希望的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